《家在内蒙古》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近两年创作的系列纪录片,该系列片立足内蒙古70年发展变迁,以普通百姓为表现主体,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,表现了内蒙古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。主人公既有绿化环境,保护家园的生态人物,也有引领潮流的当代牧民。该纪录片在2017年8月7日起在央视9套及内蒙电视台播出。
第一集:黑城绿梦
苏和是一个正厅级干部,退休后放弃了安逸舒适的生活,在人生的暮年作出让人们难以理解的决定——到荒无人烟的沙漠里种树。始建于西夏时期的黑城(黑水城),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,为阿拉善额济纳旗的一大特色旅游景区。然而,因为风沙的不断侵蚀,珍贵的黑城遗址已是岌岌可危。对此,苏和深感忧虑,思量再三,他决定植树造林保护黑城。2004年,说服老伴和儿女来到黑城脚下的沙漠里,投资3万多元,盖起一排小平房,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。
嘎布亚图,苏和的妻弟,起初帮助姐姐姐夫在黑城种树,后来,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,承包了以枯死的胡杨为主的四五千亩荒漠。
如果说苏和老人保护的是黑城的第一道防线,嘎布亚图则在黑城的外环筑起了绿色防线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枯死的胡杨重现了绿色,2000多亩梭梭形成了一片不小的绿洲,以沙治沙的创业道路初步呈现了生机。
第二集:奇石奇缘
千百年来的地质变迁造就了阿拉善这片古老神奇的大地,也给了阿拉善大自然造化精品——戈壁奇石。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,阿拉善奇石在赏石界的频频获奖,中国已形成了“南有广西柳州,北有内蒙古阿拉善”的格局。奇石在阿拉善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并同时促进了当地牧民的生活。
一年一度的赏石节,很多流失在外的奇石回到家乡,著名摄影家哈斯巴根准备出一本画册,用手中的相机留住阿拉善奇石;薛伟东,阿拉善音乐人,自从发现会发声的奇石便一发不可收拾,正在筹备一场石琴音乐会;年近九十的扎木苏老人生活在隔壁草原,这里是阿拉善奇石的著名产地,这几年,随着阿拉善奇石的闻名,采石者蜂拥而至扎木苏老人家,乱采乱挖,破坏草场,老人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护草场,保护戈壁滩。以石结缘,以石凝聚,每一个阿拉善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着自己美丽的家园。
第三集:驼峰人生
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孕育着独特的人文形式,在乌拉特草原中的戈壁滩上有一项传统的运动,人、驼配合完成的“驼球比赛”。本集讲述了一支由牧民组成的乌拉特驼球队的故事,阿拉坦是球队的核心也是球队的队长,他们用他们精湛的球技赢得了很多荣誉和关注,2016年,驼球队收到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的参赛邀请,机会难得,意义重大。经过了三个月的赛前训练和筹备,眼看大赛的日子临近,队长阿拉坦的父亲摔伤有很大的手术风险。面临球队的机遇和突发的困难,让阿拉坦陷入了抉择。最终在阿拉坦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,阿拉坦带领着球队出征。将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呈现一场展示乌拉特人风采的驼球比赛。
第四集:马背摇篮
贺西格是乌拉特草原上为数不多的牧马人之一,也是远近闻名的赛马骑手。然而,儿子哈那木吉快13岁了,到现在还没有学会骑马,这是贺西格最大的心病。夏天,儿子将迎来十三岁的生日,贺西格希望儿子能在生日到来之时学会骑马。为此,贺西格的母亲给孙子专门定做一副完全由手工制作的银马鞍,吉祥而有纪念意义。孩子生活在城市,很少有机会接触草原上的生活,有关草原的生活距离哈那木吉很遥远甚至有的时候表现的很抗拒。贺西格想尽办法减少儿子对于草原的陌生感------
奶奶为哈那木吉定制的马鞍做好了,哈那木吉在生日那天从马背上摔了下来。
第五集:鸟哥的春天
在内蒙古的乌拉特前旗境内,奔涌东去的黄河水冲刷出一片富饶而美丽的水域——乌梁素海,这里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野生疣鼻天鹅繁殖地。从小靠捕鱼为生的张长龙,上世纪50年代随父母从白洋淀迁入这里,成为一名普通的渔工。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,他从一个“猎鸟者”转变为“护鸟人”,并与这片水域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从一开始的举步维艰,到后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天鹅的行动中来,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非议与坎坷,困难与坚守。如今在老张和身边朋友的共通努力下,乌梁素海再一次迎来了百鸟高飞的“春天”……
第六集:爷爷的草原
本集讲述了新时代牧民巴特尔离家求学又回到草原创业的故事。巴特尔的爷爷是乌拉特草原上最后一个王爷。爷爷打理时的这片草原在巴特尔的记忆力遥远、模糊。面对着望不尽的草原,巴特尔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。巴特尔决定离开草原到大城市求学谋生,可是他发现他乡奔波的日子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,他决定归乡、成家立业,和父亲一起打理爷爷留下来的草原。学成归来的巴特尔带领着周边牧民办起了现代牧场。巴特尔要在爷爷的草原上举办一场盛大的那达慕大会,到时会有来自各方的朋友汇聚在此。巴特尔决定把爷爷画的一幅“吉祥图”的手稿雕刻在石头上,立在草原的入口处,迎接和祝福所有经过这里的人们,这里是同和太牧场、这里是爷爷留下的草原、这里是乌拉特人的家园。
第七集:大漠车手
2016年,内蒙古阿拉善“英雄会沙漠越野赛”,那音泰,这位来自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的普通牧民获得了冠军。在参赛选手中引起了轰动。
巴丹吉林沙漠,世界第四大沙漠。沙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500多米,号称沙漠中的“珠穆朗玛峰”。在这片浩瀚无边的沙漠中生活着勇敢、坚强的和硕特蒙古人,那音泰就是其中一员。他是巴丹吉林沙漠中第一个骑摩托车翻越沙丘的人,也是第一位将汽车开进沙漠的人。当沙漠中第一次举办越野赛的时候,骑着普通摩托车的那音泰第一个到达了终点,从此爱上越野这项极限运动。虽然这其中也经历了波折,但坚强、勇敢的那音泰始终坚定的追寻着一位普通牧民的冠军梦,因为沙漠就是他的家。
若本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admin@ummu.net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与回复! :纪录天堂 » 央视纪录片《家在内蒙古 2017》全7集 国语中字 1080P/MP4/2.21G 内蒙古70年发展变迁
已失效
下载地址已更新!
分享不见了
下载连接已更新!